沈洁律师联系电话:13917766155

开机时间:365天 8:00~21:00

首页 | 人格权 | 婚姻法 | 继承法 | 收养法 | 侵权法 | 房地产法 | 交通事故 | 民事诉讼法 | 法律法规 | 网站地图

刑法 | 物权法 | 合同法 | 公司法 | 劳动法 | 海商法 | 保险金融 | 知识产权 | 民商事仲裁 | 法制新闻 | 律师介绍

 

青岛市关于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实施办法

【发布部门】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青岛市人民检察院、青岛市公安局、青岛市国家安全局、青岛市司法局、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青岛市国土资源局、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青岛市国土局、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青岛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青岛市地方税务局,青岛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文字号】青司发〔2017〕2号【发布日期】2017.01.09【实施日期】2017.01.10【效力级别】地方司法文件

第一条 为切实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充分发挥律师职能作用,促进司法公正,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和山东省《关于进一步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若干规定》的精神,结合我市具体情况,制定本实施办法。律师

第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有关机关应当尊重律师,健全律师执业权利保障制度,依照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律师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保障律师知情权、申请权、申诉权,以及会见、阅卷、收集证据和发问、质证、辩论等方面的执业权利,不得阻碍律师依法履行辩护、代理职责,不得侵害律师合法权利。

第三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有关机关和律师协会应当建立健全律师执业权利救济机制、设立或指定专门的部门、人员接受、处理律师因依法执业受到侵害而提出的申诉和控告。

律师因依法执业受到侮辱、诽谤、威胁、报复、人身伤害的,有关机关应当及时制止并依法处理,必要时对律师采取保护措施。

第四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等办案机关应当建立和完善律师会见室、阅卷室,规范工作流程,方便律师办理立案、会见、阅卷、提出法律意见、参与庭审、申请执行等事务。探索建立网络信息系统和律师服务平台,提高案件办理效率。

第五条 办案机关的侦查部门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其采取强制措施时,人民检察院公诉部门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对于在押或者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委托辩护人,或者要求通知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的,办案机关应当及时转达其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指定的辩护人拒绝接受委托或者其监护人、近亲属拒绝为其委托辩护人的,办案机关应当及时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另行提出委托。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另行委托辩护人确有困难的,办案机关可以依法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或律师协会为其推荐辩护律师。办案机关发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属于指定辩护情形的,应当在三日内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第六条 办案机关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等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并将告知情况记录在案。在押或者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申请的,办案机关或看守所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向法律援助机构转交,并于三日内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近亲属或者其委托的其他人员协助提供有关证件、证明等相关材料。

第七条 法律援助机构收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申请后,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及时审查并在收到申请后三日内作出决定。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在作出提供法律援助决定之日起三日内指派律师并函告办案机关管理部门;对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在作出不予援助决定之日起三日内书面告知申请人理由,同时函告办案机关案件管理部门。

第八条 辩护律师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或者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或者解除委托或指派的,应及时告知办案机关,需要律师助理协助会见的,应将律师助理身份一并告知办案机关,以便办案机关核实其身份。

辩护律师可以依法向办案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或者被指控的罪名及当时已查明的主要犯罪事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身体状况以及被采取、变更、解除强制措施、延长侦查羁押期限等有关情况,办案机关应当依法及时告知辩护律师。

办案机关作出移送审查起诉、退回补充侦查、提起公诉、延期审理、二审不开庭审理、宣告判决等重大程序性决定的,以及人民检察院将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报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逮捕的,应当及时告知辩护律师。

第九条 辩护律师到看守所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看守所在查验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后,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能当时安排的,应当当时安排;不能当时安排的,看守所应当向辩护律师说明情况,并保证辩护律师在四十八小时以内会见到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看守所安排会见不得附加其他条件或者变相要求辩护律师提交法律规定以外的其他文件、材料,不得以未收到办案机关通知为由拒绝安排辩护律师会见。

第十条 辩护律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看守所不予安排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经安排会见的,应当终止会见并通知相应的办案机关:

(一)提交的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虚假或者无效的;

(二)在共同犯罪的案件中,接受同案两名以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或在有关联的案件中,接受两名以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经委托二名律师担任辩护人的;

(四)会见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的犯罪嫌疑人,未经侦查机关许可的;

(五)其他违反会见规定行为的。

第十一条 看守所应当设立会见预约平台,采取网上预约、电话预约等方式为辩护律师会见提供便利,但不得以未预约会见为由拒绝安排辩护律师会见。

第十二条 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在法定工作日进行,经看守所同意,也可以在节假日安排律师会见。

第十三条 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看守所为保障监所安全和会见顺利,下列物品不得带入会见场所:

(一)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二)录音、录像设备;

(三)手机等具备通讯、上网功能的电子产品;

(四)可能影响监所安全的其他违禁品。

第十四条 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看守所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会见顺利和安全进行,保障律师履行辩护职责需要的时间和次数,并与看守所工作安排和办案机关侦查工作相协调。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被监听,办案机关不得派员在场。在律师会见室不足的情况下,看守所经辩护律师书面同意,可以安排在讯问室会见,但应当关闭录音、监听设备。

第十五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两名律师担任辩护人的,两名辩护律师可以共同会见,也可以单独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仅委托一名辩护律师的,辩护律师可以带一名律师助理协助会见。律师助理随同辩护律师参加会见的,应当出示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律师执业证书或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证。办案机关或看守所应当核实律师助理的身份。律师助理不能同时担任同案犯的会见和辩护工作,不得单独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第十六条 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解除委托关系的,办案机关应当要求其出具或签署书面文件,并在三日以内转交受委托的律师或者律师事务所。辩护律师可以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当面向其确认解除委托关系,看守所应当安排会见;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书面拒绝会见的,看守所应当将有关书面材料转交辩护律师,不予安排会见。

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近亲属解除代为委托辩护律师关系的,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同意的,看守所应当允许新代为委托的辩护律师会见,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确认是否同意新的委托关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同意解除原辩护律师的委托关系或者不同意新代为委托的辩护律师的,看守所应当终止新代为委托的辩护律师会见。

第十七条 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要求会见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在押的犯罪嫌疑人的,应当向侦查机关提出申请。侦查机关应当依法及时审查辩护律师提出的会见申请,在三日以内将是否许可的决定书面答复辩护律师,并明确告知负责与辩护律师联系的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对许可会见的,应当向辩护律师出具许可决定文书;因有碍侦查或者可能泄露国家秘密而不许可会见的,应当向辩护律师说明理由。

办案机关对尚在侦查阶段的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所涉及的犯罪嫌疑人,应当在拘留证、逮捕证等法律文书“交看守所联;中注明是否属于律师会见需经许可的案件,看守所据此安排会见与否。未在“交看守所联;注明的,看守所不得以需要核对案件是否属于“三类案件;为由阻止律师会见。

第十八条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有碍侦查情形消失后,侦查部门应当许可会见,并及时通知看守所或者执行监视居住的公安机关及辩护律师。对于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在侦查终结前,侦查机关应当许可辩护律师至少会见一次犯罪嫌疑人。

侦查机关不得随意解释和扩大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的范围,限制律师会见。

第十九条 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身体原因确实无法在四十八小时内安排律师会见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告知辩护律师,并协商解决。

第二十条 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向其核实有关证据。

第二十一条 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根据需要制作会见笔录,并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确认无误后在笔录上签名。

第二十二条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要翻译人员随同参加的,应当提前向办案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交翻译人员身份证明、资质证明或所在单位出具的证明。办案机关应当及时审查并在三日以内作出是否许可的决定。许可翻译人员参加会见的,应当向辩护律师出具许可决定文书,并通知看守所。

办案机关不许可的,应当向辩护律师书面说明理由,并通知其更换。翻译人员应当持办案机关许可决定文书和本人身份证明,随同辩护律师参加会见。

第二十三条 看守所应当及时传递辩护律师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往来信件。看守所可以对信件进行必要的检查,但不得截留、复制、删改信件,不得向办案机关提供信件内容,但信件内容涉及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严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以及涉嫌串供、毁灭证据等情形的除外。

辩护律师同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信,适用本条的规定。

第二十四条 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的讨论记录、人民法院合议庭、审判委员会的讨论记录以及其他依法不能公开的材料除外。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为辩护律师查阅、摘抄、复制案卷材料提供便利,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推行电子化阅卷,允许刻录、下载材料。

侦查机关、人民检察院应当将全部案卷材料进行移送,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或罪轻的证据材料。案件提起公诉后,人民检察院对案卷所附证据材料有调整或者补充的,应当及时告知辩护律师。辩护律师对调整或者补充的证据材料,有权查阅、摘抄、复制。

辩护律师办理申诉、抗诉案件,在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立案后,可以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到案卷档案管理部门、持有案卷档案的办案部门查阅、摘抄、复制已经审理终结案件的案卷材料。

第二十五条 辩护律师提出阅卷要求的,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当时安排辩护律师阅卷,无法当时安排的,应当向辩护律师说明并安排其在三个工作日以内阅卷,不得限制辩护律师阅卷的次数和时间。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立阅卷预约平台。

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为辩护律师阅卷提供场所和便利,配备必要的设备。因复制材料发生费用的,只收取工本费用。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复制材料发生的费用,应当予以免收。辩护律师可以采用复印、拍照、扫描、电子数据拷贝等方式复制案卷材料,可以根据需要带律师助理协助阅卷。办案机关应当核实律师助理的身份。

第二十六条 辩护律师查阅、摘抄、复制的案卷材料属于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同意并遵守国家保密规定。律师不得违反规定,披露、散布案件重要信息和案卷材料,或者将其用于本案辩护、代理以外的其他用途。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不得随意解释“国家秘密;的范围,限制辩护律师阅卷。

第二十七条 辩护律师提交与案件有关材料的,办案机关应当在工作时间和办公场所予以接待,当面了解辩护律师提交材料的目的、材料的来源和主要内容等有关情况并记录在案,与相关材料一并附卷,并出具回执。辩护律师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经办案机关准许,也可以提交复印件,经与原件核对无误后由辩护律师签名确认,但在开庭期间应当向法庭提交证据原件。辩护律师通过服务平台网上提交相关材料的,办案机关应当在网上出具回执。辩护律师应当在现诉讼阶段结束前向办案机关提供原件,核对并签名确认。

第二十八条 在刑事诉讼审查起诉、审理期间,辩护律师书面申请调取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侦查、审查起诉期间收集但未提交的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的,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及时审查。经审查,认为辩护律师申请调取的证据材料已收集并且与案件事实有联系的,应当及时调取。相关证据材料提交后,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及时通知辩护律师查阅、摘抄、复制。经审查决定不予调取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二十九条 辩护律师申请向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的,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在七日以内作出是否许可的决定,并通知辩护律师。辩护律师书面提出有关申请时,办案机关不许可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辩护律师口头提出申请的,办案机关可以口头答复。

第三十条 辩护律师申请向正在服刑的罪犯收集与案件有关的材料的,监狱和其他监管机关在查验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书或法律援助公函后,应当及时安排并提供合适的场所和便利。正在服刑的罪犯属于辩护律师所承办案件的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的,应当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许可。

第三十一条 辩护律师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的,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并通知辩护律师。辩护律师书面提出有关申请时,办案机关不同意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辩护律师口头提出申请的,办案机关可以口头答复。

第三十二条 受委托的律师为办理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诉讼或非诉讼业务,可以向工商、公安、国土、建设、海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技术监督以及房产、车辆登记等单位调查与所承办业务有关的情况,查阅、摘抄、复制与所承办业务有关的材料。相关国家机关、有关单位和经办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配合和协助,不得收取工本费以外的费用。

第三十三条 律师凭下列证件可以向有关单位调查与承办法律事务有关的情况:(一)律师执业证书;(二)律师事务所证明。除上述证件外,有关单位不得附加其他条件,不得以其他借口拒绝律师依法查询相关材料,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律师要求确认所复制的材料来源的,提供材料的国家机关、有关单位应当予以盖章确认。律师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属于该机关职责权限范围的政府信息,但该机关未制作或者获取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该政府信息不存在。

第三十四条 侦查机关在案件侦查终结前,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审查批准、决定逮捕期间,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办案机关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并记录在案。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第二审人民法院决定不开庭审理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意见,辩护律师不能当面提出意见的,可以书面提出意见。辩护律师要求当面反映意见或者提交证据材料的,办案机关应当依法办理,并制作笔录附卷。辩护律师提出的书面意见和证据材料,应当附卷。

侦查机关在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时,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的相关文件一并移送人民检察院。

第三十五条 辩护律师书面申请变更或者解除强制措施的,办案机关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处理决定。辩护律师的申请符合法律规定的,办案机关应当及时变更或者解除强制措施;经审查认为不应当变更或者解除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辩护律师,并书面说明理由。律师

第三十六条 辩护律师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期间发现案件有关证据存在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情形的,可以向办案机关申请排除非法证据。办案机关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按照法定程序审查核实相关证据,并依法决定是否予以排除。

辩护律师在开庭以前申请排除非法证据,人民法院对证据收集合法性有疑问的,应当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召开庭前会议,就非法证据排除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第三十七条 辩护律师遇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人民法院在开庭前作出决定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召集庭前会议,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召开庭前会议,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并为辩护律师预留必要的准备时间:

(一)案件管辖异议;

(二)回避申请;

(三)申请非法证据排除;

(四)申请调取证据;

(五)申请重新鉴定、勘验;

(六)是否适用简易程序;

(七)是否公开审理、延期审理;

(八)是否对民事部分调解;

(九)申请通知证人、鉴定人、专门知识人员出庭作证;

(十)协商开庭时间;

(十一)其他与审判相关的事项。

第三十八条 人民法院应当至少提前三天确定开庭日期并通知律师,通过电话等方式告知的,还应书面通知律师。律师因开庭日期冲突等正当理由申请变更开庭日期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不影响案件审理期限的情况下,予以考虑并调整日期,决定调整日期的,应当及时通知律师。

第三十九条 人民法院应当允许律师根据需要带律师助理参加庭审。律师助理参加庭审从事相关辅助工作,不得发表辩护、代理意见。

第四十条 持有效工作证件和出庭通知的律师可以通过专门通道进入法庭。需要安全检查的,人民法院对检察人员和律师平等对待。有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建立专门的律师更衣室、休息室或者休息区域,并配备必要的桌椅、饮水及上网设施等,为律师参与诉讼提供便利。

第四十一条 法庭审理过程中,律师对审判人员、检察人员提出回避申请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作出处理。对律师的回避申请,庭审法官、出庭检察官认为有必要与律师进一步沟通的,可以休庭进行沟通。

第四十二条 法庭审理过程中,经审判长准许,律师可以向当事人、证人、鉴定人和有专门知识的人发问。发问应当围绕案件事实、证据、法律适用进行,律师发问与案件无关的,审判长可以进行提示。

第四十三条 法庭审理过程中,律师可以就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从证明目的、证明事实、证明效果、证明标准、证明过程等方面,进行法庭质证和相关辩论。

对于公诉机关移送的案卷材料中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律师可以作为辩方证据当庭出示。对于公诉人申请出示开庭前未移送人民法院的证据,律师有权提出异议,审判长应当要求公诉人说明理由。律师有权申请休庭。

第四十四条 法庭审理过程中,律师可以就案件事实、证据和适用法律等问题,进行法庭辩论。法庭辩论应当给予律师对公诉方提出的意见进行回应的机会。

第四十五条 法庭审理过程中,法官应当注重诉讼权利平等和控辩平衡。对于律师发问、质证、辩论的内容、方式、时间等,法庭应当依法公正保障,以便律师充分发表意见,查清案件事实。

法官可以对律师的发问、辩论进行引导,除发言过于重复、相关问题已在庭前会议达成一致、与案件无关或者侮辱、诽谤、威胁他人,故意扰乱法庭秩序的情况外,法官不得随意打断或者制止律师按程序进行的发言。

第四十六条 法庭审理过程中,律师可以提出证据材料,申请通知新的证人、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申请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检查。在民事诉讼中,申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向人民法院申请,经法庭许可后才可以出庭。在行政诉讼中,按照行政诉讼举证规定执行。

第四十七条 法庭审理过程中,遇有被告人供述发生重大变化、拒绝辩护等重大情形,辩护律师可以申请与被告人进行必要的交流。交流-般当庭进行,辩护人可以离开辩护席与被告人沟通。

第四十八条 法庭审理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律师可以向法庭申请休庭:?

(一)辩护律师因法定情形拒绝为被告人辩护的;

(二)被告人拒绝辩护律师为其辩护的;

(三)需要对新的证据作辩护准备的;

(四)其他严重影响庭审正常进行的情形。

第四十九条 法庭审理过程中,辩护律师作无罪辩护的,可以当庭就量刑问题发表辩护意见,也可以庭后提交量刑辩护意见。对于庭后提交的辩护意见,法官应当认真查阅。

第五十条 法庭审理过程中发生的殴打、威胁、侮辱、诽谤等危及律师人身安全行为,法官应当及时制止,由司法警察直接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

第五十一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裁判文书中写明律师依法提出的有关事实认定、法律适用、证据分析等方面的辩护、代理意见,以及是否采纳的情况,并说明理由。

第五十二条 诉讼中重大程序信息,依法应当采取书面方式告知的,还应同时通过电话等方式口头告知律师。当事人未委托律师代收诉讼文书的,应当在诉讼文书送达后三日内通知辩护、代理律师并告知送达情况。

第五十三条 法庭审理过程中,律师就回避,案件管辖,非法证据排除,申请通知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勘验等问题当庭提出申请,或者对法庭审理程序提出异议的,法庭原则上应当休庭进行审查,依照法定程序作出决定。其他律师有相同异议的,应一并提出,法庭一并休庭审查。法庭经过评议后,应当恢复开庭,宣布其决定。法庭决定驳回申请或者异议的,律师可当庭提出复议并提出复议理由。经复议后,律师应当尊重法庭的决定,服从法庭的安排。

律师不服法庭决定保留意见的内容应当详细记入法庭笔录,可以作为上诉理由,或者向同级或者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控告。

第五十四条 律师可以向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申请查阅人民法院已经录制的本案庭审过程的全部录音、录像资料,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第五十五条 侦查机关依法对在诉讼活动中涉嫌犯罪的律师采取强制措施后,应当在四十八小时以内通知其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和市律师协会。

第五十六条 律师认为办案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明显违反法律规定,阻碍律师依法履行辩护、代理职责,侵犯律师执业权利的,可以向该办案机关或者其上一级机关投诉。投诉应由办案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调查处理,并公开联系方式。

办案机关应当对律师的投诉及时调查,律师要求当面反映情况的,应当当面听取律师的意见。经调查情况属实的,应当依法立即纠正,及时答复律师,做好说明解释工作,并将处理情况通报司法行政机关和市律师协会。

第五十七条 律师认为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具有下列阻碍其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的行为之一的,可以向同级或者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或者控告,控告检察部门应当接受并依法办理,相关办案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一)对律师提出的回避要求不予受理或者对不予回避决定不服的复议申请不予受理的;

(二)未依法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或申请法律援助权利的;

(三)未转达在押的或者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辩护人或申请法律援助的要求的;

(四)应当通知而不通知法律援助机构为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被申请强制医疗的人指派律师提供辩护或者法律援助的;

(五)在规定时间内不受理、不答复辩护律师提出的变更强制措施申请或者解除强制措施要求的;

(六)未依法告知辩护律师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的;

(七)违法限制辩护律师同在押、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的;

(八)违法不允许辩护律师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的;

(九)违法限制辩护律师收集、核实有关证据材料的;

(十)没有正当理由不同意辩护律师提出的收集、调取证据或者通知证人出庭作证的申请,或者不答复、不说明理由的;

(十一)未依法提交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的;

(十二)未依法听取律师的意见的;

(十三)未依法将开庭的时间、地点及时通知律师的;

(十四)未依法向律师及时送达本案的法律文书或者及时告知案件移送情况的;

(十五)阻碍律师在法庭审理过程中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的;

(十六)其他阻碍律师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的。

律师认为看守所及其工作人员有阻碍其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的行为,向人民检察院申诉或者控告的,监所检察部门应当接收并依法办理;控告检察部门收到申诉或者控告的,应当及时移送监所检察部门办理。

律师依照前款规定提出申诉、控告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受理后十日以内进行审查。情况属实的,通知有关机关予以纠正,并将处理情况书面答复律师。情况不属实的,做好说明解释工作。

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严格履行保障律师依法执业的法律监督职责,处理律师申诉控告。在办案过程中发现有阻碍律师依法行使诉讼权利行为的,办案的检察官应当告知本院法律监督部门,由法律监督部门依法、及时提出纠正意见。

第五十八条 律师认为看守所及其工作人员有阻碍其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的行为,也可以向公安机关相关部门提出投诉。

第五十九条 办案机关或者其上一级机关、人民检察院对律师提出的投诉、申诉、控告,经调查核实后要求有关机关予以纠正,有关机关拒不纠正或者累纠累犯的,应当由相关机关的纪检监察部门依照有关规定调查处理,相关责任人构成违纪的,给予纪律处分,并将处理情况通报司法行政机关和市律师协会。

第六十条 律师认为办案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阻碍其依法行使执业权利的,可以向其所执业律师事务所所在地的区(市)司法局和市律师协会申请维护执业权利。对于在本市发生的需要维护执业权利的紧急情况,律师可以向市司法局提出申请。

市律师协会成立专门机构,开通维权热线和律师维权信箱,指派专人负责律师维权工作。对于律师的维权申请合法有据的,司法行政机关、市律师协会应及时启动维权程序,加强向上级部门的请示报告以及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建议办案机关依法处理。办案机关应当将处理情况及时反馈司法行政机关、市律师协会。

司法行政机关、市律师协会持有关证明调查核实律师权益保障或者违纪有关情况的,办案机关应当予以配合、协助,提供相关材料。

第六十一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有关机关和市律师协会应当建立律师执业权利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沟通工作情况,及时调查处理侵犯律师执业权利的突发事件。

第六十二条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发现律师执业中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固定相关证据,当场告知律师,听取其陈述、申辩,确认后归档,并于五日内将相关情况通报其主管司法行政部门或者所属律师协会。司法行政机关或者市律协经调查核实,认定律师确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行业规范,给予行政处罚或行业惩戒,并将处理结果五日内书面告知对方机关。对于涉嫌犯罪的,移送相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三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依法严肃查处假冒律师执业和非法从事法律服务的行为,依法规范法律服务秩序。对未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或者已经被注销、吊销执业证书的人员以律师名义提供法律服务或者从事相关活动的,或者利用相关法律关于公民代理的规定从事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非法牟利的,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依法追究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四条本办法所称“办案机关;,是指负责侦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和审判工作的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

第六十五条本办法所称“律师助理;,是指辩护、代理律师所在律师事务所的其他律师和申请律师执业实习人员。

第六十六条本办法所称“三日、五日、七日、十日、三十日;均是指工作日。

第六十七条本办法自2017年1月10日起施行。

4、原则要求。认真遵循社会管理基本原则,自觉按司法工作规律办事,科学定位,务实有为,努力做到五个“更加注重”。

--更加注重严格依法办事。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发展方向,社会管理最终要依靠法治。人民法院要充分认识严格执行法律与加强社会管理的内在统一性,坚持把依法办事作为基石,通过严格司法,培育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维护法律秩序,强化社会的规则和诚信意识,不能滥用司法权力、突破法律底线。同时,要克服机械司法、就案办案和孤立办案等错误倾向,努力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更加注重以当事人为本。社会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司法工作主要是做当事人的工作。要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司法为民的工作要求,牢固树立“以当事人为本”的司法理念,坚持把救济权利、保障民生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诉讼依法维护合法权益,保护群众利益,让群众更加信任和倚重司法。坚持司法为了群众、方便群众、服务群众,努力为当事人提供良好的司法服务,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

--更加注重化解社会矛盾。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突破口。司法的主要功能是定分止争、化解矛盾,要有效解决进入诉讼领域的各类矛盾,彻底终结纠纷,不能把矛盾再推向社会。要坚持以化解矛盾为主线,把矛盾化解工作贯穿于审判执行工作的全过程,着力提高服判息诉率,努力从根本上化解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目标。同时要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综合运用各种解纷手段,形成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的整体合力。

--更加注重监督执法活动。公权力能否依法规范行使直接关系社会管理创新的成效。对公权进行监督制约,是法律赋予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职能。人民法院要认真履行司法审查职能,对涉及公共权力的案件要及时立案、公正审理,依法追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用权、以权谋私、渎职侵权的行为。同时要处理好监督制约和支持配合的关系,运用司法手段监督、支持执法部门严格、正确地执行法律,保障公共权力的正当、高效运行。

--更加注重维护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确保社会管理成效、维系社会秩序的前提和基础。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要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价值追求,尤其要从中国国情民情出发,着重追求实质公正,实现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统一,确保真正有理的人打得赢官司。通过审判处理案件以个案公正彰显普遍公正,以司法公正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使每一起案件的审判处理都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生动实践。

三、发挥职能,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5、依法维护社会治安秩序。要加强刑事审判工作,积极参与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正确把握刑事法律和刑事政策,全面发挥刑罚的惩治、矫正和预防犯罪功能,推动建立不敢犯、不能犯、不愿犯、不必犯的惩治和预防犯罪长效机制。

--深入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对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有组织的犯罪特别是集团犯罪、黑社会性质犯罪的首犯、主犯,有预谋进行的严重犯罪,惯犯累犯等屡教不改的犯罪,该重判的坚决重判并严格规范和控制减刑假释的适用,对依法应当适用死刑的坚决判处死刑。对其他一般刑事犯罪要实行教育、改造、挽救的方针,在坚持严格执法、有罪必究的基础上,适度从宽处理,最大限度地分化、瓦解犯罪分子,减少社会对立面。

--深入开展“打黑除恶”等专项斗争,依法严惩杀人、绑架、拐卖妇女儿童、“两抢一盗”、涉枪涉爆、黑社会性质组织等严重刑事犯罪,增强群众安全感;严厉打击经济社会建设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贪污贿赂、挪用公款、渎职等犯罪,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严惩集资诈骗、贷款诈骗等严重危害金融秩序的犯罪,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犯罪,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对受害群众较多的涉众型案件,要加大追缴财产力度,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挽回受害人的经济损失。

--认真做好刑事审判中的矛盾化解工作。加强刑事和解与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工作,妥善处理民事赔偿与量刑的关系,有效消除当事人之间的积怨,避免产生新的矛盾;加强未成年人审判,重视法庭教育和跟踪帮教,推广未成人犯罪前科封存制度;积极参与特殊人群帮教、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社区矫正等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犯罪。律师

6、依法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要加强民事审判工作,发扬人民司法优良传统,讲求司法方式方法,依法妥善调整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对各类传统民事案件要尽可能以调解、和解等方式结案。要加强辨法析理、说服教育、思想疏导、判前评断、判后答疑等工作,尽最大努力定分止争、平息矛盾。无论是案件裁判、诉讼调解、文书制作,还是做辨法析理、服判息诉工作,都要做到情理法有机统一,使当事人自觉接受和服从裁判结果。

--切实保障民生权益,维护社会善良风俗。妥善审理婚姻家庭、劳动争议、权属侵权等各类民事纠纷,依法保障和促进国家民生政策的落实,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要依法审理好群众普遍关注、社会反映强烈的涉及社会公德的案件,准确预测案件裁判结果对社会公共道德建设的影响,有效发挥司法裁判的教育、评价、示范作用,促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维护公序良俗,引领社会风尚,提升社会道德水平。

--改进司法方式方法。注重总结调解方面的经验,对调解的原则、方法、技巧进行研究,特别是对调解的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归纳,便于广大法官学习、借鉴和运用;推广设立“三农案件”、婚姻家庭、劳动争议、道路交通事故等专门法庭或合议庭的做法,不断提高对多发性民事案件的处理能力;完善民事简易程序,积极开展小额案件速裁机制试点工作,不断满足群众方便快捷解决纠纷的司法需求。

7、 依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要加强商事审判工作,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 黄蓝”等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妥善调整各种经济关系,防止因利益纠纷影响社会稳定,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切实增强商事裁判理念,牢固树立合同自由与合同正义兼顾、交易安全与效率并重、商事特别法优先适用以及尊重商事交易规则和惯例的理念,使司法结果更加符合商法的立法目的,更有效地服务商事交易。特别是正确处理调解与判决的关系,对商事案件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解不成的要及时处理,防止诉讼迟延,促进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妥善审理涉及金融、证券、期货、保险、房地产等领域的案件,涉及企业之间相互担保、企业资金链断裂以及民间借贷等引发的案件,打击各种以合法形式掩盖的“高利贷”和非法集资等行为,依法保护合法金融债权,防止因金融风险波及社会稳定;妥善审理企业破产、重组改制、公司清算等案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资产处理和职工安置等工作,努力实现“无震荡”破产。

--积极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注重加强对守约方的保护,增加违约方的违约成本,鼓励支持诚信守法行为,打击制裁违法失信行为。特别是对垄断经营、恶意竞争、哄抬物价等行为,要加大制裁力度,促进公平竞争,通过公正司法明确规则、树立导向,增强社会诚信规则意识,维护交易安全和市场经济秩序。

8、监督支持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行使社会管理职责。要加强行政审判工作,认真落实“保护合法权益,促进依法行政,优化司法环境,化解行政争议”的要求,促进行政管理关系和谐。

--切实加大司法审查力度。对属于法律规定受案范围的要依法受理、公正裁判,处理好行政诉讼协调和依法裁决的关系,切实保护行政相对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益。坚持平等保护、利益平衡、民生优先的原则,处理好公权与私权、法律与政策、个案正义与社会正义的关系,实现规范权力、保护权利的有机统一。通过全面推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行政审判白皮书等制度,推进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大力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障和支持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创新和加强流动人口、特殊人群、重点区域、虚拟社会、社会组织、城市建设等重点领域的管理;加大非诉行政案件执行工作力度,规范非诉案件审查,积极支持行政机关依法制裁违法占地、破坏自然资源、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等行为。审慎处理土地征收、 城建拆迁等行政争议,妥善应对《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实施后面临的新情况,探索建立由法院依法审查、政府组织实施的“裁执分离”强制拆迁模式,统筹兼顾支持地方发展与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认真贯彻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切实保障赔偿请求人的合法权益。

--积极促进司法与行政的良性互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行政诉讼协调工作,推广完善“圆桌式”诉讼模式,尽量以和谐的方式化解行政争议;健全完善与政府法制部门和行政机关的执法联席会议制度,统一执法认识和执法标准,促进行政机关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9、进一步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诉讼热点难点问题。要坚持内部提升、外部借力,争取在“十二五”期间从根本上破解案件执行、涉诉信访等社会管理难题,最大限度地实现当事人的胜诉权益,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事人的合法、合理诉求,维护司法公信权威。

--推动解决执行难问题。要加大财产查证力度,全面推行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公告督促、悬赏举报、审计调查等方式方法,完善协助查询财产和查找被执行人等制度,有效解决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的问题;切实加大对逃避执行、暴力抗拒执行行为的惩处力度,依法果断采取各类惩罚措施,促使履行义务;健全完善执行信息管理系统,并与其他社会管理部门的征信系统进行对接整合,对诚信缺失人员在经营、融资、出境、消费等方面加以限制,以加大不自觉履行的成本和代价。

--推动解决涉诉信访问题。要认真做好初信初访工作,加强再审立案审查,对有问题的上访案件依法予以纠正,对有瑕疵的及时进行弥补,对没有问题的着重在化解当事人的“心结”上下功夫,切实提高初信初访的成功率;认真做好重信重访案件和敏感时期信访案件的处理,区别不同案情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案件不息诉不放过;注意总结信访接待、处理、化解方面的经验做法,改进接访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做群众工作、促使当事人息诉罢访的能力,增强群众对司法的理解和信任。

--推动长效机制建设。注重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积极争取党委领导和各方支持,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经济调节、行政管理、舆论引导等手段,妥善解决执行和信访难题。积极推进执行联动威慑机制建设,强化法院内部的指定执行、委托执行、提级执行、联合执行、执行督办等措施的运用,推进执行分段式集约管理模式,建立执行诚信、执行查控、执行监督和执行保障体系。认真落实信访工作“四个必须”和“五项制度”,特别是落实好《人民法院涉诉信访终结办法》,对已经化解的老户案件以及其他符合终结条件的案件,及时进行终结,切实解决无限上访申诉问题。

四、健全机制,努力提高保障和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水平

10、完善大调解机制。进一步建立全程、全员、全方位调解体系,健全以调解案件分类化、调解法官专业化、调解方法特定化为内容的类型化调解机制,并完善调解效果评价机制,用调解案件自动履行率检验调解效果;进一步完善诉调对接机制,积极引导当事人就近、就地选择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仲裁等方式化解纠纷,健全完善对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机制;进一步推动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依法支持非诉讼解纷组织开展工作,促进形成解决矛盾的梯次结构和整体合力。

11、完善诉讼便民服务机制。积极畅通诉讼渠道,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受理各类案件,切实解决有案不收、年底不收案或设置受案障碍等问题;继续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实行诉讼引导、立案审查、救助服务、信访接待等“一站式”服务,建立人民法庭、便民诉讼服务站、联络点、联络员“四位一体”的基层司法网络,推行电话立案、远程立案、上门立案、巡回审判、预约办案等便民措施,不断扩大司法服务覆盖面。

12、完善司法公开机制。全面推进“阳光司法”,加大审判信息公开力度,抓好案件信息查询工作,推进裁判文书上网;加大司法程序公开力度,推进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同步记录、同步显示工作,坚持公众旁听庭审制度化;加大司法政务公开力度,充分利用法院网站等平台及时公布法院工作信息,加强民意沟通,接受群众监督,增进群众对法院工作的了解、理解和支持。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注重选择重大典型案件,加大公开宣判力度,以案讲法、以案普法,促进形成人人尊法守法的浓厚氛围。

13、完善司法救助机制。规范减、缓、免诉讼费制度,完善审批程序,依法为困难当事人减轻诉讼负担。 认真落实《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实施办法》,加大救助资金筹集力度,完善司法救助申请、审查报批制度和程序,用足、用好救助资金。推动建立特困申请执行人救助、信访救助制度,发挥好司法救助制度在化解矛盾、降低风险中的积极作用,确保“十二五”期间实现全省三级法院司法救助体系全覆盖。

14、完善司法建议工作机制。紧密结合司法实践和调查研究中发现的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特别是针对工作中发现的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堵塞管理漏洞,并以适当方式督促落实。

15、完善社会矛盾风险应对机制。加强社会矛盾风险排查工作,结合审判工作对经济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以及社会矛盾的新动向、新特点,及时作出分析研判,通过司法年度报告、专项统计司法分析等方式,为党委、人大、政府依法决策、科学管理提供参考;加强对涉诉案件情况的风险评估,建立审判信息评估分析制度,定期对敏感案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排查摸底,提前做好应对预案。

五、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各项要求

16、在加强组织领导上下功夫。全省各级法院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列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经常分析社会管理形势,研究制定保障和促进参与社会管理的政策措施。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情况纳入对法院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范围,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工作落实。

17、 在强化审判管理上下功夫。要以审判管理为重点加强人民法院自身的管理创新工作,进一步完善审判质效评估、流程管理、质量监督、层级管理和信息保障“五个体系”,促进形成科学合理、严格规范、职责明晰、运行顺畅的审判管理机制,通过加强审判管理保障法律统一正确适用,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不断提升办案的质量、效率和效果,为当事人和社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产品。

18、在增强司法能力上下功夫。紧密结合创先争优、“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人民法官为人民”等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学习再教育,深入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司法能力,改进司法作风,确保司法廉洁。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深化对参与社会管理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为人民法院保障和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律师

19、在加强基层建设上下功夫。要坚持重心下移方针,及时总结推广基层法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经验做法,提高基层法院参与社会管理的水平。要帮助解决好基层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基层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造有利条件。基层法院和基层法官要积极参与基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机制,促进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充分彰显人民法院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20、在争取各方支持上下功夫。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格局,积极争取党委对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工作的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党委重大决策部署,及时报告人民法院的重要部署、重要举措,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依靠党委领导和各方面支持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全省各级法院要按照本意见的要求,认真总结多年来保障和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积累的经验,按照新的形势任务的要求,及时研究新措施,采取新办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为“十二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

地址详见网站首页,电话:13917766155

本站内容众多,具体可查看导航条的网站地图来寻找需要的信息

版权:律师法律咨询